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中国古代北方的区域治理与社会文化

时间:11-16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34

中国古代北方的区域治理与社会文化

2023年10月14日,“国家治理与地方社会”工作坊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上海市历史学会协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北方的区域治理与社会文化”,旨在探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地方治理、社会文化,分析历史上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发展变革。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省社科院、《光明日报》理论版编辑部、《学术月刊》编辑部、《史学月刊》编辑部、《复旦学报》编辑部、《高校社会科学文摘》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现场在主题报告环节,八位报告人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光明日报》理论版编辑部户华为、《学术月刊》编辑部周奇、《史学月刊》编辑部徐莹、《复旦学报》编辑部陈文彬、《高校社会科学文摘》编辑部邹国慰、上海师范大学陈大为、韩冠群、孔妮妮等参与了评议。陕西师范大学殷盼盼的汇报主题为《西晋雍凉都督选任与晋末关陇豪右政治》。该报告系统梳理了西晋雍凉都督的选任传统及发展实践,综合分析了西晋时期关中地区的政局演变,以此为核心探讨了关陇豪强政治联盟在地方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评议人指出,地方豪右集团在中古时期的地方治理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以西晋时期雍凉都督的选任为出发点展开对关陇豪强的研究,这一具体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要加强定量数据的引入,以促进研究的深化。上海师范大学李殷的汇报主题为《敦煌写卷 P.2515〈辩才家教〉编撰新探——兼论敦煌蒙书的成书通例问题》。该报告以敦煌写卷《辩才家教》为研究对照,系统分析了《辩才家教》的编撰体例、编撰格式等具体问题,并以此为代表综合讨论了敦煌蒙书的文风文笔与书写特征。评议人指出,汇报人以《辩才家教》为代表,系统性地研究了敦煌蒙书的编撰特点,将其放入广泛的文献背景中进行了探讨。这种方法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敦煌文献的认识,尤其是关于敦煌蒙书的成书通例问题。同时,可以推进关于敦煌蒙书的成书背景和历史语境的讨论。上海师范大学杨永生的汇报主题为《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方伯与商末的西土集团》。该报告以“西土集团”这一概念为核心,综合分析了商周时期西土集团形成发展的大致脉络,并详细讨论了商周之际周方伯在西土实行的囊括服制、盟会制等在内的多种国家治理手段,认为周方伯通过多种区域治理方式,以周人本族为核心,成功构建起“西土意识”,形成了“西土集团”。评议人指出,“西土集团”这一概念强调了古代中国政治和地方联盟方面的重要性,这种明确的研究方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剖析商周时期区域政治联盟的形成和演变。商周时期不同区域政治发展存在差异,可以进一步讨论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和互相关系,推进相关研究。安徽省社科院孔华的汇报主题为《北土封国与周王朝的早期经略》。该报告在明晰周王朝北土疆域范围和封国状况的基础上,从北土同姓封国(燕、邢、卫)和异姓封国(孤竹、北国、㠱)与周王朝的关系入手,对北土的经略进行总结,指出周王朝对北土的早期经略是周王朝国家治理策略的局部反映,它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支柱,辅之以战争、纳贡等手段,最终达到稳定周王朝统治的目的。评议人指出,对于北土封国与周王朝关系的分析,能够加强学界对这一地区政治格局的深刻认识,对于理解周王朝早期的地理与政治状况以及早期政治体系和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不过对于北土封域的研究,可以将其置于国家建设、地方政治等更广泛的理论框架下,为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陕西师范大学黄明磊的汇报主题为《论西周强制性迁徙政策及其影响》。该报告以西周金文中的“多姓同氏”现象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西周初年统治阶层强制性推行的族群迁徙政策,认为这导致西周王畿内聚居了数量庞大的不同族群,经过数百年的混居与交流,血缘藩篱逐渐消融,促进华夏民族共同体由萌芽状态走向成熟。评议人指出,文章以出土金文资料展开讨论,有助于深入理解西周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动态,尤其是关于族群迁徙的重要性。论文可以进一步探讨西周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政策制定的动机,以更全面地理解强制性迁徙政策的背后所隐含的西周时期的族群关系。安徽大学左勇的汇报主题为《试论伯盘与西周末年的政治变局》。该报告以周幽王“废嫡立庶”为考察对象,对王子伯盘的继承权做了全新的解读,认为周幽王废宜臼立伯盘有抑制姜姓国族及其背后西戎势力的考虑,获得了西土内服贵族群体的支持,而平王、携王“二王并立”是储位之争的延续。评议人指出,论文着眼于周幽王时期的政治动荡,特别是废宜臼立伯盘的事件,对史书、铭文等古代文献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对历史事件提出了新的解读。在研究中要着重注意对不同金文的释读,广泛吸纳前辈学者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增加更多具体的历史证据,充分支持观点和论证。上海师范大学徐世康的汇报主题为《温故而知新:宋元汉文典籍中契丹语言资料的价值新探》。该报告以宋元之际汉文典籍中的契丹语言资料为研究对象,认为以《辽史·国语解》为代表的传统汉文典籍中契丹语言资料的研究,多是“名从主人,号从中国”的传统译学理论与元代多元化语言环境双重影响的产物,是契、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最佳见证。评议人指出,论文独特的研究对象探讨了多语言环境下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有助于深入理解契丹语言资料的研究历史与学术价值。同时可以进一步探讨契丹语言资料的语言学特点和演变,进一步丰富相关论述。上海师范大学苏晓涵的汇报主题为《“和而不同”与“整合族群”——关于“古代北方民族”研究学术之争》。该报告以抗战时期金毓黻、蓝文徵有关“北方古代民族”的不同书写及钱穆的审查异议为研究对象,认为这种论争蕴含了时人对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认知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既涵盖了学者在学术观点方面的异见,也反映了近代民族观念所导致的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问题的不同解读,有着现实政治的深刻影响。评议人指出,论文将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学术争议与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认知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学术观点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复杂互动,反映了金毓黻、蓝文徵、钱穆等学者对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认知的明显差异,包括学术观点和现代民族观念的不同解读,这种关注有助于深入理解学术争议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论文可以考虑增加更多具体的历史案例和学者观点的详细分析,以支持观点和增强论证的深度。主题报告完毕后举行圆桌讨论,主题为“中国古代区域治理与社会文化研究展望”,由上海师范大学杨永生讲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刘莹、杨晓宜、许超雄参与讨论。刘莹指出,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度和封建体系使得地方统治者(诸侯、都督等)在地方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这些封建制度的变迁和实际操作,以及地方统治者如何与中央政府协调和抵制,有助于我们理解统一王朝中地方政权的运作和变化。例如,中央政府如何管理边疆地区、如何平衡地方统治者的权力,这些政策决策直接影响了地方社会和文化的演变。同时,地方政策和决策也受到了地方统治者和地方文化的影响,这使得政治互动更加复杂。杨晓宜指出,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一直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汇之地,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在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文化交流在语言、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得以表现。例如,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促进了多语言环境的形成。同时,艺术和宗教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也推动了文化元素的融合。这些交流和融合现象不仅影响了北方地区的文化,还对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对中国古代历史多样性和文化演变的深刻理解。许超雄指出,对不同文献资料的阐释和解读是研究区域治理与社会文化的基石。史学研究不仅要关注文献的字面含义,还要考虑文献的背后意图、时代背景和作者动机。在区域治理与社会文化的研究中,文献的保存和传承受到时间和历史变迁的影响,部分文献可能已经失传或残缺。因此,研究者需要寻找、整理和研究散见的文献材料,以还原真实的历史。与会学者合影工作坊最后由上海师范大学汤勤福教授作学术总结。汤勤福指出,本次工作坊主题集中、内容丰富,聚焦“中国古代北方的区域治理与社会文化”这一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这对于推动学术进步、帮助青年学者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本次工作坊突出了中国古代的区域治理机制,分析了古代封建制度、地方统治者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互动,揭示了这些机制如何影响了北方地区的政治格局,这为我们理解中国封建社会和政治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另一方面,本次工作坊关注了不同文化和民族在北方地区的相互交流和融合。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多元文化在北方地区的相互影响,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画卷。更为重要的是,本次工作坊的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北方地区的历史认知,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大大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本次工作坊聚焦中国古代的北方社会,考察了北方社会的区域治理与社会文化,从地方豪强势力到民族迁徙与融合,从北土区域封国到地方宗教文化发展,从政局演变到学术争议,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等多个方面,利用传世史料、出土铭文、敦煌文书以及少数民族文献等多种历史资料,以央地关系、民族融合、宗族豪右、政治变局、文书编纂等为切入点,在选题、材料、结构、方法、视角、理论上都具有前瞻性、启发性和创新性。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